• 收藏本站
  • 首 页
  • 新闻资讯
    • 图片要闻
    • 本地信息
  • 政策法规
    • 国家法规
    • 省内法规
    • 外省法规
    • 国外法规
    • 标准规范
  • 科技推广
    • 推广动态
    • 实用技术
  • 安全监理
    • 监理动态
    • 警钟长鸣
  • 教育培训
    • 农机培训
  • 农机维修
    • 使用与维护
  • 农机服务
    • 供求信息
    • 作业服务
  • 农机机构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机维修
  • 使用与维护

使用与维护

四轮农用车紧急制动甩尾的原因及预防

四轮农用车紧急制动甩尾的原因及预防

日期: 2009-12-29

中国农机设备总网


  1.“甩尾”产生的原因
  四轮农用车紧急制动时,车轮迅速抱死,变转动为滑动,运动阻力剧增。作用在车身质心处一惯性力与车轮和路面间的摩擦阻力形成了一对力偶,该力偶使车身产生以前轮与路面接触点为支点的向前翻转的趋势,导致前轮接地压力增加,后轮接地压力减少,因而后轮与地面的摩擦阻力将小于前轮。这样,后轮和向前滑行受到前轮的制约,而侧滑则可摆脱行受到前的制约。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只要左右车轮受力稍有不均(如路面附着系数不同,左右轮制动效果不一致,货物装载太偏,液体货物的定向涌,制动时车辆正在转弯因而受到离心力的作用等),便极易使后轮产生侧滑。且此时抱死的前轮已失去导向作用,不能用转向盘来校正车身位置,后轮侧滑一旦形成,惯性力就偏离了前轮阻力的合力线而形成一个水平面上的力矩,且此力矩随侧滑的增加而变大;力矩的变大又反过来促进侧滑的加剧。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更导致车辆尾部产生剧烈的回转运动而形成“甩尾”。
  2.“甩尾”的预防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甩尾”的产生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车轮抱死和足够大的惯性力。而形成“甩尾”所需惯性力的大小,与路面附着系数密切相关,附着系数越,“甩尾”需要惯性力越小。此外,车辆制动性能不佳(如单边制动、后轮先于前轮抱死)、货物质心太偏、液体货物的定向涌动以及制动时车辆正在转弯等都是“甩尾”的诱发因素。因此,在实践中,为防止“甩尾”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避免紧急制动。不同的路面情况,附着系数大不一样,制动距离就大不相同。因此,为避免紧急制动,驾车时,必须根据路面情况,严格控制车速并与前车保持足够的车距,遇有障碍必须提前采取减速措施。尤其是在泥泞、冰雪等滑溜路面上行驶、两侧车轮所压路面不一样、转弯或装载液体货物等容易诱发侧滑的情况下,更不能轻易使用紧急制动。
  (2)紧急制动时正确操作。当被迫紧急制动时,制动中应密切注视车身态势,感觉后轮侧滑后,立即减小制动力(不是完全放松),让车轮脱离抱死状态,一般可消除侧滑,侧滑消除后再增加制动力。如此一紧一松,直到完全停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当车轮处于抱死与非抱死的临界状态时,制动效果最好,且此时车轮仍处于滚动状态,不易侧滑;同时前轮仍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能随时用转向盘校正车身位置,因而可有效地防止“甩尾”。目前中高档轿车上已广泛采用的“ABS”系统(自动防抱死系统),就是使制动车轮处于抱死与非抱死的临界状态。
  (3)正确调整制动系统。在调整制动系统时,应保证四轮同时抱死和左右轮制动力矩一致,防止后轮先抱死和制动跑偏,使制动系统处于良好技术状态。另外,还注意使两侧轮胎型号相同、花纹深度基本一致以及轮胎气压一致等。


栏目最新

冬季使用农机把好“五关”

17-11-23

冬季拖拉机用水应注意的事项

17-11-23

玉米联合收割机的使用与维护保养

17-10-12

玉米秸秆收割机的原理与保养技巧

17-09-28

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前维修保养方法

17-09-28

栏目热门

牵引犁常见故障,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

05-04-08

小型拖拉机发动机起动困难或不能起动的故障排除方法

05-04-08

小型拖拉机发动机自行熄火的故障排除方法

05-04-08

小型拖拉机发动机功率不足的故障排除方法

05-04-08

小型拖拉机发动机转速不稳定的故障排除方法

05-04-08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靖宇县农机管理总站
地址:靖宇县靖宇大街府西胡同1号
电话:0439-7851616
http://jyx.jlnongji.cn


邮编:135200
email:jyx@jlnongji.cn